各区安委会、市安委会相关成员单位:
近日,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印发《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切实加强重大安全风险分析防范化解工作的通知》指出,受疫情冲击影响安全生产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重大事故强劲反弹势头仍在持续,今年一开年就发生贵州毕节建筑工地滑坡重大事故,广西桂林、北京昌平、宁夏银川、陕西榆林等地又接连发生渡口车辆坠河、群租房火灾、煤矿爆炸、客机跑道外接地等重大和特别重大涉险事故,反映出一些地方和单位安全风险防范抓不住重点和关键,工作缺乏针对性、实效性。为切实抓好通知各项任务落实,现就有关工作要求通知如下:
一、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我市安全生产仍处于爬坡过坎期,各类安全风险点多面广,违法违规行为多发,安全基础薄弱。突出重点、集中力量防范化解易导致群死群伤的重大安全风险,是贯彻“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保持国泰民安社会环境的政治要求,是稳控安全形势、遏制重特大事故的有效措施,是抓纲带目提升安全防范整体工作水平的重要方法。各区、各有关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在全面部署安全生产工作中,要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作为中心任务,摆在重中之重的突出位置,切实增强工作主动性、自觉性和坚定性;要集中精力抓关键抓根本,从工作思路、措施办法、支撑保障、法规制度等各方面,向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聚焦发力,以更加有力有效的措施查大风险、除大隐患、防大事故,确保安全形势持续稳定。
二、突出排查整治涉众的重大安全风险隐患。各区、各部门要充分运用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前两年成果,结合国内外典型事故教训和季节性、时段性特点动态研判,并发挥专家指导和群众举报作用,开展本地区、本行业领域重大安全风险全面摸排,既要紧盯危险化学品、燃气、消防、建筑、交通等重点行业领域,又要排查小水电、小化工、小渡口等“小散远”单位,兼顾海上风电、氢能等新领域新业态,补强薄弱环节,严防盲区漏洞。对排查出来的重大安全风险,要坚持分级分类精准治理,突出排查整治20人以上群租房、大型综合体、油气储备基地、粉尘涉爆企业等隐患最大、问题最紧迫的风险,鲜明划出安全红线底线,对存在重大安全风险不采取管控措施、重大隐患拒不整改的,要依据刑法修正案(十一)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责;其他重大安全风险,按照先急后缓、先易后难有计划地推动标本兼治。
三、采取切实管用的硬招实招管控重大安全风险。各区、各部门要对重大安全风险“一点一策”深入研究,在严格落实日常安全防范责任措施的基础上,拿出真正管用有效的硬措施、硬杠杠,如高危作业场所减人、重大危险源物理隔离、人员密集场所畅通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高楼群租房及时拆除和严禁使用夹芯彩钢板等易燃可燃材料、严禁电动自行车进楼入室停放充电等,确保不发生事故或事故后果可控;整改到位、风险降低前要落实现场管控措施,不托底的落实专人盯守。要抓住“关键少数”,督促重大安全风险涉及的相关企业单位主要负责人责任上肩、履职尽责,配齐配强技术管理团队,确保有得力的人管;相关主管部门要建立健全重大安全风险包保责任制,责任到岗到人,强化巡查检查,确保不出问题。要立足“两个根本”,深入分析重大安全风险的规律特点和深层次问题,加强源头治理防止出现新的风险,结合高危行业落后产能退出和智能化改造、燃气管道更新改造、危化品安全集中治理等重大行动,深化治本攻坚,着力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四、加强组织领导形成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的工作合力。各区、各部门要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作为今年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深化攻坚的最重要任务,统一组织、周密部署、深入推进,打破部门间、条块间壁垒,形成整体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对整治难度大的要及时报告各区党委、政府和市安委会;要将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工作情况,纳入安全生产工作考核、督查检查、明查暗访重要内容,加强动态检查和过程监督,及时交流推广基层的好经验好做法。各行业主管部门要按照“三个必须”要求,自觉扛起防范化解本行业领域重大安全风险的政治责任,明确标准和任务,全面深入组织排查,切实摸清重大安全风险底数,逐一建档立账落实管控治理措施,对存在职责交叉的和新领域风险主动补位,防止“都管都不管”造成漏管失控。要自觉统筹好发展和安全,注重发挥企业单位积极性,加强安全指导服务,鼓励企业主动报告并积极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同向发力、良性互动,以高水平安全服务高质量发展,确保全国“两会”、北京冬残奥会和党的二十大等重点时期安全稳定。
各区、各有关部门请分别于5月24日、11月22日前将落实情况电子版和纸质盖章版报送至市安委会办公室(报送邮箱:zhxtc@tj.gov.cn)。
天津市安全生产委员会
2022年3月4日
(联系人:王亮;联系电话:28051686;传真:28051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