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自治区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 第2021685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分类:A

桂建函〔2021〕441号                  签发人:封 宁

刘楠楠等8名代表:

你们在自治区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大对漓江市区段环境综合整治资金扶持力度”的建议,由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交由自治区生态环境厅、财政厅和我厅分别办理。结合我厅工作职责,现答复如下: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大对漓江市区段环境综合整治资金扶持力度的建议我们正在落实。

一、相关工作开展情况

近年来,我厅大力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三年作战、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行动、城市黑臭水体整治三年攻坚战等,城镇污水处理设施体系不断完善。为进一步提升城镇污水收集效能,我厅印发实施《广西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方案(2019-2021年)》,明确了桂林等城市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工作目标及要求,即“到2021年底,桂林市实现城市生活污水平均集中收集率不低于80%,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体”。在资金支持方面,自2018年以来,桂林市共获得中央财政补助资金约3.6亿元(管网补助资金6093.38万元、黑臭水体治理示范补助资金3亿元),主要用于支持桂林市实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污水管网建设等。

截至2021年6月24日,桂林漓江流域范围内已建成城镇污水处理厂13座,日处理能力达45.35万吨/日,出水水质均达一级A排放标准;2018-2020年,桂林市累计新建污水管网54.9公里;桂林市的城市污水集中收集率,由2018年的67.1%提升至2020年的76.8%,两年时间提升了9.7个百分点,城市污水收集处理效能显著提升。

据统计,桂林市漓江西岸龙船坪—净瓶山一带及周边范围,累计建成排水管网12.9公里(污水管网6.6公里、雨水管网6.3公里),基本实现雨污分流,该片区范围内的污水集中收集汇入桂林市上窑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自2015年以来,桂林市累计投入资金156万元,实施了桂林市漓江(城市段)排污综合治理项目(含瓦窑村片区截污工程、广州军区桂林训练基地南门截污工程),有效解决了该片区污水直排漓江的问题。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考虑到桂林市漓江西岸龙船坪—净瓶山一带属于老旧城区,由于历史原因,该区域市政基础设施较为薄弱、排水管网有待完善,下一步我厅将持续指导推动该区域加快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加强技术指导,系统谋划工作。加强指导桂林市开展漓江综合整治工作,科学合理制定工作计划,扎实推进管网、道路、环卫保洁等方面的建设及改造,提升该区域基础设施承载力,消除管网空白区,加大雨污分流改造力度,逐步完善污水收集处理体系,巩固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成效。

二是拓宽融资渠道,强化资金保障。进一步争取中央和自治区财政资金对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支持,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和社会资金投入项目建设,拓宽项目融资渠道。同时,建议自治区财政积极探索以奖代补等模式进行资金补助,对部分无收益的生态治理项目,尤其是城镇污水管网建设项目,给予更多倾斜支持。

衷心感谢你们对我区住房城乡建设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广西壮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21年7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