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农村厕所革命推进工作小组办公室
关于印发《海南省2021年农村户用厕所化粪池防渗漏改造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洋浦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省农村厕所革命推进工作小组成员单位:
现将《海南省2021年农村户用厕所化粪池防渗漏改造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海南省农村厕所革命推进工作小组办公室(代章)
2021年7月27日
(此件主动公开)
海南省2021年农村户用厕所化粪池
防渗漏改造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厕所革命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决策部署,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水平,有序安排2021年农村厕所革命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农村改厕工作的总体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解决厕所渗漏对地下水影响问题,促进我省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打好碧水保卫战和净土保卫战,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支撑,助力海南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建设。
(二)工作原则
──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注重发挥农民作为改厕参与者、建设者和受益者的主体作用,不搞大包大揽,不替农民做主,不搞强迫命令,不搞一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和历史形成的居住现状习惯,引导农民群众投工投劳参与改厕。
──同步推进厕污一体化治理。鼓励各市县因地制宜探索厕所粪污和生活污水共治理模式。对正在建设或计划建设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村庄,改厕与生活污水治理要一体化推进,做到同步设计、建设、运营;对已建成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但防渗漏改造未完成的村庄,要立即启动改造,做到厕污并联。
──按轻重缓急推进重点区域治理。按照沿海地区、中部山区、火山岩地区的顺序开展改厕工作,优先推进33处供水工程受渗漏厕所影响点、3个优先治理区、11个重点治理区及琼海阳江镇上科村、白沙阜龙乡那查村治理工作(见附件1)。
(三)工作目标
──对2019年以前建造(改造)、但化粪池不满足防渗防漏要求的农村户用厕所,做到应改尽改。2021年11月底前全省至少完成5万座改造任务(见附件2),其中33处供水工程水源点半径100米范围内渗漏厕所改造务必于2021年9月30日前完成。
──进一步提升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覆盖率,鼓励无厕户、新建农房户配建户内(院内)无害化卫生厕所,新建厕所可纳入年度改造任务,在2021年11月底前全面完成。
──建立农村厕所管护长效机制,统筹做好农村粪污治理和资源化利用工作,建立粪污收集、转运、贮存、利用体系。
二、重点工作
(一)科学制定实施方案。进一步完善海南改厕管理系统渗漏厕所录入工作,全面摸清渗漏厕所底数,结合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重点区域治理,合理制定年度实施方案。实施方案要突出任务目标、时间节点、政策措施、改造模式、资金安排。为尽快解决饮水安全问题,原则上应按轻重缓急推进改厕工作,在完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的村庄和重点区域改厕之后,方可安排其它地区改厕任务。实施方案由市县人民政府批准后,于8月10日前报送省农村厕所革命推进办备案。 (责任单位:各市县政府、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卫生健康委、省生态环境厅)
(二)合理选择改造模式。统筹协调农村厕所革命,防止单兵突进,将其与自贸港建设、改善农村卫生条件、美丽乡村建设、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房屋建设(改造)相结合,以点带面、共同推进。坚持因地制宜、因村因户施策原则,在“就地处理、资源化利用”基础上,突破技术单一瓶颈,高标准选用符合当地实际的防渗漏改造模式,重点推进厕污一体化治理模式。
1.就地改造模式。坚持“卫生、经济、适用、环保”理念,结合我省实际,对农村户厕三格式渗漏化粪池做“底板加厚、砖墙满砌、内壁和底板同步防水处理”技术改造处理。
(1)对于化粪池容积、结构符合要求,尚可利用的传统砖砌或钢筋混凝土现浇化粪池,采取就地改造模式,对化粪池底板和内壁重新做防水处理;
(2)对于化粪池为两格,尚可利用的传统砖砌或钢筋混凝土现浇化粪池,如第二格容积足够大的,将原第二格区域分隔为二、三格,尺寸比例为1:3,然后重新对化粪池底板和内壁重新做防水处理;如第二格容积受限,可增设成品合规的化粪池(1m³)作为第三格,同时对原有的两格化粪池底板和内壁重新做防水处理。
2.更换化粪池模式。尊重农户意愿,综合考虑工程造价和施工条件,将原化粪池做废弃处置,直接更换成品化粪池或砖砌化粪池。
3.厕污一体化治理模式。对建有独立污水处理管网和处理设施的村庄,改厕应结合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方案和实际需要,合理选择经济、实用的农村改厕技术,化粪池可按就地改造或更换化粪池模式改造,也可将原有三格化粪池改造为两格池,接入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管网,协同推进厕污一体化治理(原本不渗不漏的化粪池接入污水处理管网,不能冲抵改厕任务)。
4.集中新建公共化粪池模式。对于受场地局限,无条件改造化粪池或化粪池在厕屋底下的户厕,应考虑在就近区域择地新建公共化粪池,将粪污做集中处理改造。化粪池容量、形式需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具体补充设计。
5.其他模式。鼓励创新性选择多种为农民群众接受的改造模式,改造方式既要实用适用,又要经济实惠 。用地较为紧张或化粪池在厕屋底下不便改造的,倡导群众选用免水冲智能生物马桶等新型环保厕具。
(责任单位:各市县政府、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生态环境厅)
(三)严格建设标准。严格执行《农村三格式户厕建设技术规范》(GB/T 38836 —2020)、《农村三格式户厕运行维护规范》(GB/T 38837—2020)和《农村集中下水道收集户厕建设技术规范》(GB/T 38838—2020)等国家相关标准规范,把标准规范贯穿于改厕全过程。
1.加强施工技术指导。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卫生健康委(省爱卫办)要加强对改厕工作的培训和指导,各市县要组织乡镇、村庄具体负责人员、农户和工匠,进行改厕技术规范培训,保证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掌握技术,按规范按标准施工。
2.强化施工质量管理。建立健全改厕质量管理制度,各市县和乡镇要加强改厕施工现场质量巡查与指导监督。改厕施工过程要严格按标准规范实施,必须由经过培训的农户、工匠或有资质的施工队伍承担,要落实工程质量和安全责任制,将有质量安全不良记录的工匠或施工队伍列入“黑名单”,同时负责施工的人员或施工队伍要承担保修和返修责任,确保改一个成一个用一个。
3.严把成品化粪池质量关。根据成品化粪池需求,由市县统一集中招标采购。成品化粪池验收要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和技术参数要求,杜绝质量低劣产品。成品化粪池到位后,要按照要求委托第三方机构做好检测检验工作,验收或检测不合格的产品不得用于改厕工作。
(责任单位:各市县政府、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卫生健康委)
(四)加强农村改水建设工作。加快农村供水保障工程建设,确保农村水冲厕所有充足水量冲厕;加快完成饮用水水源地周边等环境敏感区、城镇周边地区和人口集中地区村庄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建设,推动城镇污水管网延伸建设工作,对于乡镇镇墟周边一定范围内具备集中处理条件的行政村、自然村污水,优先统筹考虑纳入乡镇污水处理厂(站)集中处理。(责任单位:各市县政府、省水务厅、省生态环境厅)
(五)同步实施粪污处理。统筹推进农村厕所粪污处理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积极探索、推广粪污肥料化经济实用模式。城镇环卫力量要向周边乡村延伸,大力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农村厕所粪污处理模式;对于城镇环卫力量难以覆盖到的,或是污水管网未覆盖或无法覆盖的村庄,市县政府要抓紧完善粪污收集、转运、贮存、利用体系,鼓励乡镇或行政村建立专业化粪污清掏队伍,因地制宜推进厕所粪污就地就近资源化利用;鼓励农户使用小型家庭增压水泵自行清掏还田。(责任单位:各市县政府、省农业农村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生态环境厅)
(六)加强验收管理。乡镇对辖区改厕情况进行逐户自验,验收过程中要拍摄照片,以备查证,并做好验收建档工作,实行竣工一户、验收一户、档案整理一户;市县住房城乡建设和卫生健康(爱卫)部门按总任务的15%进行抽验,抽验数量不足300座的,按300座进行抽验(任务不足300座的全部验收),抽验要覆盖每一个有改厕任务的行政村。若技术力量不足,可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参与实施。验收合格后,悬挂农村厕所改造户标识牌,在完善和规范农户纸质档案管理与保存的基础上,及时将农户档案信息录入海南改厕管理系统,统一由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向卫生健康(爱卫)、农业农村部门移交,卫生健康(爱卫)部门负责指导后续农村卫生厕所设施维护管理工作,农业农村部门负责指导粪污治理和资源化利用工作。(责任单位:各市县政府、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省农业农村厅)
(七)落实经费保障。农村改厕所需补助资金以市县财政投入为主,省级财政按照1000元/座的标准给予适当奖补。各市县要多方筹措资金,切实保障改厕所需补助资金、工作经费和运维经费;要结合财力和实际情况,合理、分类制定补助标准。
1.新建厕所任务。原则上一般户每户补助最高不超过5000元;4类重点对象户(建档立卡脱贫户,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贫困残疾人家庭)每户补助最高不超过8000元。
2.防渗漏改造任务。将4类重点对象及边缘易致贫户放在改造优先位置,兜底完成改造。原则上每户补助最高不得超过4000元,补助资金可用于提升厕屋质量,对个别改造施工难度较大、成本较高,或采用节水环保厕具等新型环保技术的农户,各市县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提高补助标准。
对农户自主改厕的,竣工验收合格后一个月内,补助资金要直接足额拨付至农户“一卡通”账户;对农户无自主改厕意愿,由施工单位或农村工匠统一改厕的,可在明确改造标准、征得农户同意,签订协议并验收合格的基础上,可将补助资金直接支付给施工单位。
(责任单位:各市县政府、省财政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
(八)做好信息报送。严格执行工作进度每旬一报制度,每旬最后一天下班前将改厕进度情况报省农村厕所革命推进办;要组织编印改厕工作信息,将改厕成效、经验做法、存在问题和工作建议等以简报、通报等形式,定期或不定期报省农村厕所革命推进办。(责任单位:各市县政府、省住房城乡建设厅)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省农村厕所革命推进工作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全省厕所革命推进工作,各市县党委、政府要把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明确责任,强化措施,统筹安排人员、财力,加强督导,确保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强化省级层面协同作战体系,由省农村厕所革命推进办召集,协调部署各项工作,构建牵头部门抓总统筹、职能部门根据职能分工,各负其责,相互配合,形成部门协同作战的工作合力。
(二)强化责任落实。严格执行五级书记抓厕所革命架构体系,坚持改厕工作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实行市县、乡镇党委政府目标责任制,市县党委或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要担负起“一线指挥部”指挥长责任,亲自部署、亲自动员、亲自推动,切实抓好农村改厕工作的组织实施工作;乡镇党委书记担任“改厕指挥长”,负责辖区内改厕攻坚行动;村党组织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全权负责所在村改厕工作。乡村振兴工作队、驻村第一书记要积极发挥作用,协助村党组织书记开展改厕工作。
(三)加强宣传培训。充分利用乡村振兴电视夜校平台,采用宣传车、宣传栏、横幅标语等方式,大力开展农村改厕公益宣传,推广《海南省农村户用厕所化粪池防渗漏改造宣传片》,宣贯“一二三四五”改厕施工标准,多层次、全方位宣传改厕的重要意义,大力营造改厕良好氛围。鼓励基层党员干部率先示范,积极发挥共青团、妇联等基层群团组织优势,充分调动农民自主性和积极性。
(四)强化督导考核。切实加强督导力度和频率,采取随机抽查、暗访、专项督导等方式,形成省、市县、乡镇三级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各市县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自查;省级将不定期抽查,对问题突出的市县予以通报批评。12月底前,省农村厕所革命推进办牵头,组织对全省农村厕所革命工作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市县党政一把手和相关领导干部年度考核的重要参考。
附件:1.重点治理区域名单
2.海南省2021年农村厕所革命任务分配表
3.农村厕所防渗漏改造农户档案目录
附件1
重点治理区域名单
一、33处供水工程受厕所渗漏影响点
文昌市(6处):铺前镇林梧村、锦山镇东坡坑村、锦山镇罗东村、重兴镇海棠园村、重兴镇富春二村、重兴镇枝山12队。
琼海市(4处):会山镇东平居红卫队、会山镇东平居火箭队、会山镇东平居跃进队、会山镇东平居火炬队。
定安县(3处):翰林镇大山村、黄竹镇二区四队、黄竹镇四区十一队。
琼中县(14处): 和平镇乘坡居1队、和平镇乘坡居11队、长征镇长征居9队、黎母山镇阳江居7队、黎母山镇新进居3队、黎母山镇新进居31队、黎母山镇新进居三居委、黎母山镇新进居1队、黎母山镇新进居2队、黎母山镇新进居9队、黎母山镇新进居医院、黎母山镇新进居场中、红毛镇新伟北10队、中平镇南方居胶厂。
屯昌县(6处):南坤镇加里队、屯城镇圣村、屯城镇广青居一队、屯城镇广青居二队、屯城镇广青居十七队、屯城镇广青居茶厂。
二、优先治理区
万宁市(2镇):山根镇、 龙滚镇。
昌江县(1镇):十月田镇。
三、重点治理区
海口市(3镇):遵谭镇、龙泉镇、三江镇。
万宁市(3镇):后安镇、和乐镇、北大镇。
临高县(3镇):临城镇、新盈镇、波莲镇。
澄迈县(1镇):老城镇。
乐东县(1镇):莺歌海镇。
附件2
海南省2021年农村厕所革命任务分配表
序号 |
市 |
任务 |
备注 |
1 |
海口市 |
7000 |
|
2 |
三亚市 |
3000 |
|
3 |
儋州市 |
6000 |
|
4 |
文昌市 |
3700 |
|
5 |
琼海市 |
2500 |
|
6 |
万宁市 |
5100 |
|
7 |
五指山市 |
500 |
|
8 |
东方市 |
2500 |
|
9 |
定安县 |
2350 |
|
10 |
屯昌县 |
1900 |
|
11 |
澄迈县 |
2500 |
|
12 |
临高县 |
2800 |
|
13 |
昌江县 |
2000 |
|
14 |
乐东县 |
3400 |
|
15 |
陵水县 |
3000 |
|
16 |
白沙县 |
1000 |
|
17 |
保亭县 |
600 |
|
18 |
琼中县 |
500 |
|
19 |
洋浦 |
150 |
|
合计 |
|
50500 |
|
附件3
农村厕所防渗漏改造农户档案目录
序号
|
资 料 名 称 |
1 |
海南省农村厕所防渗漏改造农户申请审批表
|
2 |
海南省农村厕所防渗漏改造工程质量巡查记录表 |
3 |
海南省农村厕所防渗漏改造竣工验收表
|
4 |
农村厕所化粪池盖板打开后防渗漏施工前、防渗漏改造完工后复土前、竣工验收悬挂标识牌后全貌等三张相片 |
5 |
资金拨付证明(银行卡入账单) |
|
|
|
|
|
|
|
|
|
|
|
|
|
|
|
|
|
|
|
|
各市县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加相关内容,防渗漏改造中厕所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一体化推进项目,农户档案资料至少要有第3、4项;新建厕所采用原来档案目录。
|
海南省农村厕所防渗漏改造农户申请审批表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户主姓名 |
|
家庭人口 |
|
身份证号 |
|
联系电话 |
|
地址 |
镇 村 组 |
||
对象类别 |
建档立卡脱贫户□ 低保户□ 农村分散供养特困户□ 贫困残疾人家庭□ 边缘易致贫户□ 一般户□ |
||
改造后化粪池类型 |
成品三格□ 砖砌三格□ 厕污一体化□ 其他□ |
||
补助金额 (元) |
|
改造后化粪池容积m³ |
|
村委会 审议意见 |
经村民民主评议会议讨论同意,建议列入农村防渗漏改造补助对象,我们将督促其按质按时完成改造任务。(可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村委会主任签字:
村委会公章: 乡村振兴工作队签字:
年 月 日 |
||
镇政府 审批意见 |
经本镇人民政府调查核实,申请人家庭符合防渗漏改造条件,同意列入防渗漏改造补助对象。(可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经办人签字: 乡镇分管领导签字:
乡镇政府公章:
年 月 日 |
注:请在相应的□内打“√”。
海南省农村厕所防渗漏改造工程质量巡查记录表
乡 镇 |
|
村 组 |
|
农 户 |
|
联系方式 |
|
施 工 方 |
|
联系方式 |
|
巡查时间 |
月 日 |
月 日 |
月 日 |
巡查内容 |
|
|
|
发现问题 及 处理建议 |
|
|
|
处理或整改 结 果 |
|
|
|
巡查员签字 |
|
|
|
农 户 签字 |
|
|
|
施工方签字 |
|
|
|
备 注 |
|
|
|
海南省农村厕所防渗漏改造竣工验收表
验收日期: 年 月 日
户主姓名 |
|
改厕地址 |
镇 村委会 村 |
|||
化粪池类型 |
成品三格□ 砖砌三格□ 厕污一体化□ 其他□ |
|||||
开工时间 |
年 月 |
竣工时间 |
年 月 |
|||
验收项目 |
验收结果 |
验收项目 |
验收结果 |
|||
1.是否按要求安装便器 |
是□ 否□ |
6.清渣口,取粪口是否略高于地面或具有防水倒灌设计 |
是□ 否□ |
|||
2.化粪池是否防渗漏 |
是□ 否□ |
7.过粪管安装是否规范 |
是□ 否□ |
|||
3.化粪池容积是否达标 |
是□ 否□ |
8.是否按要求安装排气管 |
是□ 否□ |
|||
4.化粪池是否划分三格或两格 |
是□ 否□ |
9.生活污水是否排入化粪池 |
是□ 否□ |
|||
5.是否有清渣口、清粪口 |
是□ 否□ |
10.群众是否满意 |
是□ 否□ |
|||
验收结论 |
合格□ 不合格□ |
|||||
验收人员(签名) |
|
|||||
乡镇验收意见 |
(公章) 年 月 日 |
|||||
市(县)验收意见 |
(公章) 年 月 日 |
注:市(县)农村厕所改造主管部门按总任务的15%进行抽查做意见;请在相应的□内打“√”。